永康三十一年四月,春归大地,百花齐放。
百姓们忙完了春耕,便开始筹备儿女们的婚嫁之事。
大家心知肚明,当今这位皇帝怕是命不久矣。
头脑精明的人家决定提前让小儿女们成婚,好避开可能会有的一年国丧,免得耽搁了。
龙椅上坐的是谁,左右与他们这些小民没有关系,眼下卧病在床的这位,执政多年来,更是喜怒无常,多征杂税,该去就去吧。
只要接下来上位的那个,不比这个差就行。
相比百姓的简单纯粹,金陵城中,权贵阶级却是人心浮动。
尤其是当远在他乡的皇室旁系,都被秘密召回金陵之后。
说是秘密,寻常人自然不得而知。
可是对于密切关注皇城,尤其是宣政殿里所有风吹草动的世族而言,这只是一则消息。
区别只是有些人手眼通天知道的多,这些密令都发到了哪些旁系手中、他们何时从封地启程、何时抵达金陵城、何时被宣召入宫,都逃不过这些人的耳目;
有些知道的少,可这也不妨碍他们辨明了风向,及时做出稳妥的应对之法;
有的称病在家,避开朝堂风波;
有的虽一心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安生日子,却也免不了和小民一般,为已定亲的子女决定婚期。
还有的,自是有旁的谋划。
这些动作导致有些消息,便一传十、十传百地透露出去,金陵城中,再一次风声鹤唳。
也就是在此时,更确切地说,是四月十七日,张家突然寻得一位得道高僧,据说在他的救治下,圣上已然清醒。
且每日清醒的时辰越来越长,说话也渐渐流利。
想来再休养十天半月,就能重回朝堂,重掌朝政。
这消息一出,许多人都停下了动作,又开始观望。
张皇后为了庆祝此事,打算举办一场百花宴,正好请这位高僧参与,为大家讲经论道,也为大越祈福。
她给众多官宦家的女眷下了帖子,都是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。
往年也常有类似的宫宴,况且今年还多了位据说能知过去未来的得道高僧,众女眷们又激动又期待地答应了。
虔诚的老夫人念着佛号,问奉旨传信的内侍:“可否带上我家小孙子同去?若能得高僧一些点拨,该是大有裨益的!”
内侍正犹豫的时候,他身边同来的小内侍笑着道:“可以的,孤胜禅师说过,命中注定他该来大越一回,却也只来一回,为有缘人指点迷津,祈福求恩,皇后娘娘这才请大家同去。若老夫人有心,只管将小公子一并带去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